首页 资讯 正文

红极一时的path,为什么没有成为下一个Facebook

2010年11月,私密社交应用Path上线时,媒体们大肆宣扬,将它称之为“下一个Facebook”,当时在网络…

2010年11月,私密社交应用Path上线时,媒体们大肆宣扬,将它称之为“下一个Facebook”,当时在网络上的活跃度及热度都非常高。

但短短5年的时间,Path似乎就销声匿迹了,2015年的时候Path被卖给了韩国聊天应用和互联网巨头Kakao,但是依旧没有任何起色,过了3年,Path直接消失在市场。

2018年9月17日,这家成立8年的社交服务平台宣布,将在一个月内关闭,其应用将在10月1日从App Store、Google Play下架,剩余的用户可以在10月18日前下载他们的数据副本。

同时Path在声明中称称:“我们非常遗憾地宣布,我们将停止提供我们钟爱的服务,Path。Path成立于2010年,当时我们是一个由富有激情和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和工程师组成的小团队。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践行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和设计成为快乐、意义和联系我们用户的源泉。”

Path由前Facebook产品经理戴夫·莫林(Dave Morin)和前音乐共享服务Napster二人组达斯汀·米罗(Dustin Mierau)和肖恩·范宁(Shawn Fanning)创立。

2010年,Path开始崭露头角,其华丽、精心设计的用户界面为移动设备进行了优化,并承诺通过将好友数量限制在150(后来扩展到500)来创建一个更紧密的社区。

很快就开始流行起来,并且原创的表情符号还一度被Facebook借鉴。

Path用户量在一年内达到了100万,在2011年11月重新设计后用户量更是冲到200万。巅峰时,Path的用户量曾达到5000万左右,融资时获得的估值一度高达5亿美元。Path从累计投资者手中筹集了大约7000万美元资金,其中包括硅谷知名风投公司Index、Kleiner Perkins以及红点创投,不过path却拒绝谷歌1亿美元收购。

知情人士称,这一决定在Path内部存在争议,一些人则形容为“极具争议”。据悉莫林更希望Path能将独立发展,坚持到底。

但没想到好景不长,Path开始走下坡路。如果你不是Facebook,那么社交媒体就是个艰难的领域。当时,Facebook拥有超过15亿活跃用户,并从Path的设计中积极“借鉴”元素。

形势急转直下,这家曾被大肆吹捧的公司开始流失员工、用户以及发展势头。Path曾试图推出一款独立应用Path Talk,为企业和用户牵线搭桥,但是成效不大。

2014年,Path已经无法筹集到新资本,并丧失了大部分西方用户。莫林对设计的执念也导致公司的用人成本居高不下。据说当时Path团队内的设计师和开发人员的比例高达1:2,而行业的平均水平是1:20。奢侈的用人规划和办公选址,让 Path每月的开销一度高在250万美元。于是,Path开始裁员,并最终卖身。

 

2015年,Path以未披露价格卖给了韩国聊天应用和互联网巨头Kakao。Kakao之所以选择收购Path,是因为Path在印尼备受欢迎,拥有400万用户。当时,Kakao正在大力发展印尼市场,该国家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而且互联网用户不断增长。

应用分析公司App Annie在201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除了印尼、尼日尔、沙特这三个国家,Path在App Store其他市场的社交网络类APP排名都未进入过前20,在美国仅排名135位。

然而,在被Kakao收购后到三年里,Path的表现也没有起色。最终,Kakao决定在2018年彻底抛弃Path。

教训

1、差异化不足,无法以让人们离开Facebook

“在我们的旅途中,我们和你们一起欢笑、一起哭泣,并学到了宝贵的教训。”Path最后是这么总结的。

Path的关闭再次提醒人们,挑战Facebook和其他知名社交媒体巨头是极其困难的。“美国人把时间都花在了Facebook、Instagram以及现在的Snapchat社区上。”Carmine media社交媒体策略师苏·雷诺兹(Sue Reynolds)表示。换句话说,你很难说服人们,让他们相信还需要再添加一个。

雷诺兹指出,Path可能比Facebook设计得更精良,可能更漂亮,更好用,但是这还不足以让人们离开Facebook。

专家们认为,后来者要想获得真正成长动力,就必须与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和Twitter有很大区别,他们不能简单地提供这些网络的更好版本。即使他们确实提供了一些新东西,但是从Facebook这样的巨头那里吸引用户仍然是一个挑战。除了中国外,Facebook几乎是所有地方的主流社交平台。Path试图通过150个好友限制功能来实现差异化,但这还不够。雷诺兹认为,Path并没有提供多少“独特的体验”。

其实path过于私密,没有“破圈”吸引科技界以外用户,这可能是它最大的缺陷之一:它无法吸引科技领域以外的用户。用户在Path上的许多联系人要么是科技行业活跃人士,要么是那些紧跟行业发展的人(时髦的、紧跟潮流的技术极客)。如果你自己也有一个Path账户,那么你很可能已经属于这两个阵营中的一个。

虽然Path满足了人们对更小、更私密社交网络的追求,但它的这一策略最终自食其果。由于这些网络的限制,它无法理解到人们喜欢获得可供自己选择的选项。Instagram、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之所以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为用户同时提供了私密分享或公开分享信息的选项——这是Path无法提供的。简单地说,它未能真正与普通消费者打成一片,没有理解那些非科技行业人士的需求。

参与度低过低,即使是在用户网络中,社交帖子的参与度也很低——至少与Instagram和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参与度相比是这样的。和Facebook、Instagram相比,这种用户粘性的缺失对任何社交网络都是一大伤害。人们不愿承认的是,帖子只有得到足够的赞才显得重要,个人帖子的高参与度会激励人们创造和分享更多内容。而且,高用户粘性也能吸引品牌。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想要创收的社交网络,从用户那里获得较高参与度应该是优先考虑的事情。Path并没有尽一切努力来获得这种参与度。

对于Path来说,将多个平台的社交分享功能(从Instagram式的照片分享到Foursquare式的位置分享)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似乎让它成为了一个完美的社交工具,但这会让它变得没什么价值,只会成为一个不相关分享的时间表,简单来说就是过度分享。

归根结底,这还是因为对消费者行为的理解不够。虽然肯定有人想要一个可以在一个地方分享所有信息的平台,但每个独立平台能够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例如,Instagram比Foursquare的位置分享应用Swarm拥有更多活跃用户,用户对照片的关注度一直都高于定位。

同时path跨平台分享的效果也不好。Swarm用户在Swarm上与其他用户互动是因为他们在一个平台上:他们喜欢在某个地点签到,真的对在该平台上发现其他用户签到的新地点感兴趣。然而,当Swarm的签到与Facebook共享时,就会产生利益冲突:你所分享的信息是Facebook上的一些人根本不关心的。从本质上说,要想让Path成功,它必须吸引那些已经在多个平台上积极分享的人,因为Path用户必须准备好面对来自他们联系人网络的各种更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随客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